考古學家李濟離開大陸前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濟(中)

1979年,李濟先生因心肌梗塞過世,此前的1975年,李先生的夫人已在美國去世。

每每憶及此事,李光謨都唏噓不已:「父母在世的時候,我也想過要去看他們,但是想歸想,最終還是去不了。

」1995年,李光謨終於踏上1949年他曾經離開的台灣島。

跨進父親生活棲息的庭院,已是時光滄桑,人去樓空,惟余其父的手稿、信件和資料無言等待他的到來。

此後,經過簡單的整理,李光謨將父親的遺產運回了北京。

從此,編纂整理這些資料成了李光謨離休以後最費心費力的一件大事。

在這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李光謨開始了與父親的心靈對話。

當初的分別,父子做出了相反的決定:一個留在台灣,一個返回了大陸。

時空阻隔,雖然隔不斷父子親情,但相互的溝通和理解卻越來越困難。

父親的遺墨為兒子打開了一扇相互了解的窗口,越接近父親著作的深處,越理解父親的內心。

李濟一生

李濟,1896年出生於湖北鍾祥的一個書香門第。

後隨父遷居北平,考入清華學校。

1918年赴美留學,先入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後,即轉入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最終成為中國第一個人類學博士。

1923年,李濟學成歸國,先受聘於南開,後就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講師。

1926年,李濟先生主持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發掘,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主持中國自己的考古發掘,先生當然地成為中國考古發掘的第一人。

「在中國,真正由中國人搞的考古發掘,便是1926年李濟在山西西陰村主持的發掘。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這樣評價說。

因為在此前,遺蹟豐富的中國,考古發掘全由西方人把持。

1930年,先生又主持濟南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發掘,繼仰韶文化之後,龍山文化作為中國遠古歷史的標本再次由先生領導的小組,一鋤頭一鋤頭地呈現於中國與世介面前。

步入中年的李濟先生,真是意氣風發。

1929年,他受聘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接手已經進行過第一次發掘的安陽殷墟考古工作。

此後,直至1937年,他主持了安陽殷墟第二次至第十五次的發掘工作,所獲成果將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震動世界。

後來的安陽殷墟,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先生作出了絕大的貢獻,有人稱之為「李濟的安陽」。

他最後的考古著作即以「安陽」二字命名,可見安陽殷墟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然而,就在完成殷墟第十五次發掘後的第18天,盧溝橋事變爆發。

在炮火聲中,李濟先生隨這批文物一路輾轉西南,並在流徙途中繼續研究發掘文物。

八年抗戰結束,隨之內戰又起,直至1948年底,殷墟文物才被運至南京。

還未來得及開箱,李濟就受命押運殷墟文物到了台灣。

從此,他再未踏足大陸半步,他的名字也從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考古學家和他發掘的遺址天各一方,永遠不能相見。

難怪他在人生的晚景,手難握筆的情況下,才口述由其助手完成了《安陽》一書。

那是他心中最大的牽掛,也是他人生最輝煌的篇章,留待最後的就是這一頁。

為了不可離棄的殷墟文物,李濟做出了一個不用思考的決定,妻兒一起赴台。

對於父親的決定,李光謨回憶道:「那段時期,我曾聽見父親和朋友在聊天時說,『只要文物是安全的,無所謂去哪個地方。

』有人勸他說,你不跟著船走行不行,他說,『不行,我要押運,東西在,人就要在。

』」看來,這位執著的考古學家只會直道而行。

父子分離

當時的李光謨因身體原因正休學在家,對於遠途奔波並不是很樂意。

可因為李光謨的大姐幼年夭折,另外兩個姐姐又先後病逝於抗戰時期,家裡只剩下李光謨一個孩子,他不能不隨父母遠行。

李光謨

1948年年底,一家人跟隨父親鍾愛的文物到了台灣。

當時的李光謨22歲,其父李濟52歲。

李光謨休學前已是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三年級的學生。

如果能在台灣讀完後兩年,他也許不會再返大陸。

但當地的學校都表示很難接收他,即使選擇轉學,台大也要他答應兩個條件:第一,必須倒退兩年;第二,要學一年的日語。

等於在同濟的三年不作數,從開頭學起。

李光謨回憶說:「我不同意這樣,於是萌生了回上海,回同濟讀書的願望。

1949年2月,李光謨離開台灣準備回上海繼續學業。

李光謨記得,他在基隆港上了船,父親並沒有到碼頭相送。

李光謨回憶說:「只有媽媽,還有後來過繼給我家的弟弟來基隆碼頭送我。

當時心想就是離開一下,等到暑假就會回來。

」恐怕那個時候,李濟也抱著同兒子一樣的想法,戰爭一結束,就意味著家人告別分離,否則他不會不送兒子一程。

李光謨到上海後,不僅擔任了學生會的負責人,而且加入了宋慶齡支持的人民保安隊,和市民一起默默等待上海的解放。

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國民黨政權被推翻。

此時的李光謨也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那就是留在大陸,他回憶道:「我給父母寫了一封信,表明我的態度,說自己決定留下來看新中國的建立,期待著在未來能與父母相見。

後來別人告訴我,母親看到信之後,大哭一場。

此後,新舊兩個政權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李濟父子相隔兩岸,音訊難通,連兒子定居北京並娶妻生子,父親都不知曉。

1955年,李光謨父親朋友的女兒去香港,碰巧見到了李濟先生,才告知李光謨的狀況。

李光謨說:「那些年,父親在香港的一些朋友,曾經給我寄油、糖等日常物品。

真的非常感謝父親,一直動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我。

「文革」開始後,父子間的通信日趨困難。

即使偶爾收到家書,也必須馬上忍痛燒掉,為的是要與在台灣的父母劃清界線。

但是對親人的思念是任何暴風驟雨也隔絕不開的,李光謨回憶說:「1973年前後,趙元任先生從美國回來,他見到我的頭一件事情,就是幫我照相,他說,要馬上寄到日本去給他女兒,然後讓女兒寄給我父親。

隔了一周見到他,他說,真糟糕,膠捲壞了,但是信息已經通過女兒帶到我父親那裡了,他們高興壞了,因為之前都以為我在『文革』當中去世了。

李濟的名字在大陸消失了一段時間之後,忽然在1959年被拋出來接受批判。

受李濟培養的諸多弟子們以《考古》雜誌為陣地,對李濟發起了斷絕師生關係的猛烈「圍剿」。

當年,李光謨在複雜的心態下,還收藏了一期《考古》雜誌,那一期的雜誌登載的全部是批判李濟的文章。

一個考古學家的學術選擇,被冠以政治立場錯誤的大帽子。

而李濟則從學術的角度,對大陸學者的考古發掘報告給予了嚴厲批評,學術報告對發掘地、器物、尺寸等按常規必須公布的內容都「秘而不宣」,卻充滿了政治口號,批判語言,空洞無物。

「我想,按照他一貫的標準,這些根本都夠不上考古學。

」李光謨說。

據說,一段時間內,李濟根本不引用大陸的考古發掘報告,直到後來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報告出來以後,這種局面才開始改觀。

李濟先生去世後,留給李光謨一筆遺產,李光謨很早就提出捐贈一部分設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

李光謨想這會是父親的心愿,他想幫助九泉下的父親完成這個心愿。

誰知社科院考古所申請批覆的報告遞上去之後,一直得不到下文,功德無量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李光謨後來聽說,有領導在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會上講:不能以一個1949年離開大陸的人的名義來設立獎學金。

言下之意仍然是政治立場問題。

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樣的說法並不奇怪。

可李光謨說起此事仍滿是遺憾:「那是1981、1982年吧,唉,本來是中國第一個考古學獎學金的……」

如今,五卷本《李濟文集》的出版不知能不能彌補當年的遺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不是挖寶—這位專家說的對

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郊小屯。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的發祥地。50餘座宮殿、宗廟遺址,宏偉壯觀,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石器等珍貴文物。據考古...

近代五大著名考古大師

考古,是歷史的一部分,是指科學地發掘、收集、整理埋藏在地下的實物資料,用以研究還原古代社會歷史的原貌。近代在這方面,有幾位考古大師做出了十分傑出的貢獻。

發掘殷墟第一人:李濟

秦維憲初夏,剛割完麥子的中原大地泛著金光,田野上群鳥跳躍、飛翔,似乎在謳歌漫漫5000年華夏文明史。名揚世界的安陽殷墟,就在這先民的圖騰——歡愉的鳥鳴聲中,呈現在我的眼前。 今年是殷墟發掘85周...

考古學家唐際根:想讓商朝「活」起來

新華社記者劉雅鳴、桂娟「激情」「富有想像力」「熱血青年」「闖勁」「意識超前」「性格鮮明」……描述一位考古學家,這一系列詞彙通常是並不多見的。但在唐際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身...

玉與考古中國的誕生

考古學的源頭在西方,雖然我們很多學者和資料把起於宋代的金石學算作中國考古學的起源,但這實在是過於牽強,凡事皆要爭一個起源於我們,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就像一定要說足球起源於蹴鞠一樣令人莞爾。金石...